2023年9月14日下午,省宋庆龄基金会“美育公益课堂”第八讲在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开课。此次进校园的“美育公益课堂”有美术教育课——《一直在路上》和传统工艺课——《广州灰塑》两个专题讲座。讲座内容丰富精彩,受到港澳台侨学生以及外籍学生的热烈欢迎。省宋庆龄基金会名誉副主席、“青美会”主任杨珍妮,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思燕,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执行校长封岩等参加活动。 在学校演讲厅,“青美会”副主任、国家一级美术师孙戈,向在场一百多名师生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。孙老师特别借助历经三十年创作完成的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作品——《硝烟初散》,鼓励同学们持之以恒,不断积累,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的创作题材;孙老师还通过分享以军旅经历为题材的速写画作,引导同学们要热爱生活,善于用“美”的眼光去看待世界。课后,孙老师随机选了三名同学进行速写创作,孙老师以精湛的画技,迅速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形象特征,几笔就勾勒出学生的肖像速写图,同学们反应强烈,深表敬佩,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艺术的向往和兴趣,孙老师还把自己的作品集《地北•天南》赠送给学校。 在学校非遗课堂,25名学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邵成村老师的带领下, 学习广州灰塑技艺。邵老师自幼随父学艺,至今已逾40年。广州陈家祠、佛山祖庙等历史建筑都留下了他的灰塑作品。邵老师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实践互动的形式,向学生讲授灰塑的历史、材料、制作流程、运用及文化价值,并现场示范灰塑制作。邵老师授课深入浅出、激情澎湃,充满感染力,课堂气氛活跃,学生实践热情高涨,在场的每一名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参与灰塑制作的扎骨架、构图、色灰塑形等等。邵老师还结合自己几十年来所参与国家级、省级等文物建筑的灰塑制作、维修和保护的工作实践向同学们讲述了在现代建筑技术冲击下,自己初心不改、守业传灯的心路历程。邵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坚持文化自信,立志成长成才! 课后,杨珍妮主任对孙戈老师的讲座作了点评。她说,从小培养自己的绘画兴趣,并将之融入生活,是孙老师艺术创作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;努力勤奋、持之以恒的精神则是孙老师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有力支撑。她希望同学们向孙老师学习,“书山有路勤为径、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以热爱为师,以坚持为笔,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。

|